世界最壮观的升学考试这两天正在中国举行。915万学生同时走进31万个高考考场,这相当于两个挪威的人口同时参考。中国能把这么大规模的考试组织下来,保持规则的较高水平执行,这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,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质量或许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低。
高考是中国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镜子。它把全国的大多数人都直接或间接卷入,而且向全社会的渗透比较均匀。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以高考为中心,向两端发散的。而中国社会阶层的演变及人们从下层向上一层运动,高考都是最关键的枢纽。
高考是对公平原则执行最严格,但也是从最初设计就含有不公平因素的超级社会系统。它包含了中国人对公平的向往,和对在现阶段无法完全实现公平的无奈。高考的录取工作不断堵塞以权谋私的渠道,而且效果斐然。但“关系”的钻营也很顽强,它在规则的边缘像挤牙膏一样寻找机会。
高考被置于绝对舆论监督之下,对高考制度的利弊争论也是中国各种讨论中最充分的。高考的弊端很清楚,但真正改掉它们,却面临可能导致更多弊端的困境。一些初衷善良的改革设想因在执行中被扭曲而难以为继,并使新改革措施的出台更加艰难。
中国的高校这些年大规模扩招,初高中教育变化很大,学前教育和课外教育十分繁荣。但就是高考这个“纲”变不了,一些小的修改从未动摇它的本性。
高考对整个国家的复杂性有很强的表现力。你无法简单说高考到底好还是不好,我们似乎是在各种弊端之间选了一个相对最不坏的。我们都认为高考应当改,但经历了或听说了种种曲折之后,大多数人又认为高考的基本精神是应当坚持的。
高考本身是相对公平的竞争规则,而且不断得到完善。但高考规则的运行环境遇到了社会其他变化的侵蚀。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分化,城乡的不同出身以及家长不同的钱权能力,对不同考生应试准备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。高考公平不断在制度上受到保障,但实际却被渐渐打了折扣。
很显然,在整个社会的公平得不到改善时,单独保障高考的公平有难度。社会的不公平会从不同侧面围攻高考,从而使农村孩子和穷困家庭的孩子一流大学入学率不断降低。
然而尽管高考有种种问题,但高考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,对国家和社会综合进步的促进都有目共睹。高考对这个国家早已不是应不应当保持下去的问题,讨论的方向只能是它应当怎样改。
人类社会的自我治理总是充满艰难,对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人口大国来说,高考究竟在扮演什么性质的角色,或许最终从历史学的角度,而非社会学的角度才能看得更清楚些。
对中国这个国家大概也是一样,我们对它的各种问题争论不休,但对它的总体评价只有在更高的、历史的角度上才会更加公允。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天津114招生网 – 天津招生考试网,天津高考政策,天津高校推荐,天津自考成考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:100029
电话:010-80788512 传真:010-80788512
ICP备案号: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:中国网库[
1703.125]